口苦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症状,尤其是在早上刚睡醒,口感又苦又涩,还伴有明显的口臭,现在绝大部分人存在这样一种错误的常识:口苦——上火了,得降火。
偶尔出现口苦症状,应该首先关注自己的口腔环境卫生。最近是否猛吸烟、暴饮酒?这都有可能引起口苦。如果口苦的症状出现的比较频繁,那就要引起重视了。
那么,哪些原因可以引起口苦呢?
压力
现代的工作生活压力,长期工作精神压力大,生活不规律,睡眠休息不足,缺乏运动等,在经常气愤、烦躁、焦虑、恐惧、忐忑不安、失眠等情况下,容易肝火旺,胆汁是“肝之余气泄于胆,聚而成精”,胆附于肝,与肝互为表里,肝经属肝络胆,胆经属胆络肝,病变常相互影响。如肝气郁滞,可以影响胆汁疏利,而胆腑郁热,也可以影响肝气疏泄,最终导致肝胆气滞,肝胆湿热而出现口苦。
风寒
外感风寒邪气化热进入少阳胆经,常引起口苦等症状。《伤寒论》讲“少阳之为病,口苦、咽干、目眩、心烦、喜呕”即是。
饮食不规律
口苦最早见于《黄帝内经》:口苦者,病名如何,可以得之……,病名为胆痹;“胆液泄则口苦”。
《黄帝内经》不仅首次提出以口苦为主症的病名为“胆痹”,并指出了胆热、肝热是形成口苦的主要病因,胆泄上溢是其主要病机。
聚会烧烤、自助餐,各种海吃海喝的机会是越来越多了,很容易导致饮食积滞或痰湿内停,加上平时吃过多的冰激凌,喝冷饮等,损伤脾阳。脾阳不足,无力运化吃进去的食物,久而久之,郁而化热,加上脾胃一虚,无力克制肝木,导致胆汁过溢而口苦。
肾虚
肾水亏虚,肝木失养,疏泄失常,胆汁上泛而口苦。常伴有头晕目眩,耳鸣耳聋,烦热,盗汗,腰膝酸软,遗精,舌红少苔或无苔,脉细数。
《素问•评热病论》:“真气上逆,故口苦舌干”。此口苦即为真阳上浮,真阳为先天之真火,即肾火。人体阳气不足,真阳上浮,虚阳外越,表现为口苦,喉咙、牙齿疼痛,流清鼻涕,夜尿频多,小便清长。
心火旺
苦为心之味,心为火之苗。心开窍于舌,若心神抑郁,郁而化火,心火上炎,使之口苦。这类口苦由于焦虑烦躁、着急上火,或经常熬夜引起消化不良、胆汁排泄不畅所致,常伴有面红耳赤、头痛、目赤、小便色黄的表现。
口苦应该怎么办?
杞菊茶
熬夜或劳累后口苦,多因过多地耗伤阴液,导致虚火上炎而导致的口苦。以清肝泻热为主,可以常喝杞菊茶。菊花性微寒,味辛、甘、苦,归肺、肝经,具有清肝火的功效。枸杞子性平,味甘,具有补肝益肾的功效。所以,杞菊茶是夏季清肝火、养肝益肾的最佳茶饮。
葛根
喝酒应酬后发生的口苦,多半是湿热之邪蕴于肝胆、脾胃引起。可用葛根、溪黄草泡水喝,绵茵陈、鸡骨草煲汤,若脾胃本虚寒者,可以百草御泥泥灸。
山楂片
因食积引起的口苦,可服用山楂片,或用鸡内金磨成粉冲服。山楂食后有生津开胃、助消化的功效。能消除油腻,促进肠胃蠕动,排出体内的毒素,让肌肤更健康通透。 如果出现肠胃饱胀的感觉,用山楂片泡水喝会缓解这种情况。
蒲公英
口苦兼有口干、失眠、易怒者,可服用蒲公英,《医林纂要》载蒲公英“补脾和胃,泻火”,在中国、日本、俄罗斯和欧洲的药学史中都有记载,蒲公英可利胆,清除肝火和胃火,对口苦口臭有很好的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