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生先养脾,脾在五行中属土,而按照脾属土“喜燥恶湿”的特性,湿热就容易损伤脾胃。
现代人生活习惯不好,更容易让脾胃变得脆弱。像有些人冬天还爱吃冰激凌、喝冷饮,容易刺激脾胃;饮食经常不规律或常在外吃快餐等行为,也不知不觉给脾胃增加了负担。
那么对于现代人来讲,要如何好好养自己的胃呢?今天,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医如何养胃。
一、茯苓
茯苓味甘、淡、性平,有健脾和胃的功效,能除湿利水,还有抗衰老的作用。
01降脂减肥
中医认为,茯苓性味甘淡平, 具有健脾胃,祛湿化痰的能力。因此,肥胖的人经常喝茶茯苓,从而达到降脂减肥的效果。
02养血生发
茯苓健脾,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。食用时,可将茯苓、大枣放在杯中,沏入沸水,冲泡代茶,可有效防脱发、促生发,还能抑制头皮发痒、减少头皮屑。
03悦颜美容
茯苓味甘入脾,又归阳明及心肾两经,所以经常服用茯苓,不但可以补益心肾,而且还能鼓舞阳明经气,从而使气血化源充足,荣养全身及面部肌肉皮肤,以达悦色之目的。
二、莲子
莲子性平,味甘甜,《本草纲目》记载有补脾胃之气,可以起到止泻的作用,另外还有养心安神的功效。
01清心、祛斑
带心莲子能清心火,祛除雀斑,然不可久煎。
02强心安神
莲子心所含生物碱具有显著的强心作用,莲心碱则有较强抗钙及抗心律不齐的作用。
03滋养补虚、止遗涩精:莲子中所含的棉子糖,是老少皆宜的滋补品,对于久病、产后或老年体虚者,更是常用营养佳品;莲子碱有平抑性欲的作用,对于青年人梦多,遗精频繁或滑精者,服食莲子有良好的止遗涩精作用。
三、芡实
又名鸡头米,性平,味道甜涩,是补脾胃最好的食物之一,同时还有固津的作用它与莲子的功效相似,只不过它的收敛作用比莲子强。如果脾胃虚弱拉肚子,芡实还有助止泻。
芡实较难煮,煮粥前记得提前浸泡哦!
01补中益气
芡实为滋养强壮性食物,和莲子有些相似,但芡实的收敛镇静作用比莲子强,适用于慢性泄泻和小便频数,梦遗滑精,妇女带多腰酸等。
02健体抗衰
芡实具有很好的健脾补肾抗衰老作用。如芡实粥(芡实30克,粳米50克,煮粥)早晚服食。食补调养效果非常好!
03美白养颜
龙眼肉8克,莲子30克,芡实30克,薏米50克,加水500毫升,微火煮1小时,用少许蜂蜜调味,1次服完,并将莲子与汤同饮。可用于女性美白养颜,补血润肤。
四、山药
中医认为,山药性平、味甘,归肺、脾、胃、肾经。历代古书对山药的平补作用均有记载,《本草纲目》中提到,山药益肾气、健脾胃。
据记载,慈禧为健脾胃而最爱吃的“八珍糕”,主要材料就是山药!
01调理鼻炎
将山药洗净、去皮、切片,和黄酒倒入锅中煮沸;山药熟后取出,在酒汁中加入蜂蜜,煮沸即可。这份独特的山药酒汁,主治虚劳咳嗽、痰湿咳嗽或泄泻、小便频数等病症,健脾益气,抗衰益寿。
02健脾益胃丶助消化的作用
山药含有淀粉酶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,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,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。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,皆可食用。
03润肠通便
山药味甘,为中医“上品”之药,除了具有补肺、健脾作用外,还能益肾填精。核桃则有补肾固精、利尿消石、润肠通便、温肺定喘的作用。
山药搭配核桃食用,具有补中益气、强筋壮骨、健脑的作用。核桃用于肠燥便秘。本品苦泄散瘀,入肝经血分,有较强的活血调经、祛瘀生新之功,适于血分瘀滞较重者。
五、生姜
中医认为,生姜汁味辛、性温,入肺、胃、脾经。《食疗本草》说它“止逆,散烦闷,开胃气”。《本草拾遗》记载生姜“去冷除痰,开胃”。生姜在中药中常用以治疗恶心、呕吐,对胃病患者很有帮助。
01调理冻疮
生姜火上烤热,切片擦涂患处,可消肿止痒;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,连搽数天,可防止冻疮再生;若冻疮已生,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,待凉后涂冻疮患处,每日两次,连涂三天,就会见效。
02咽喉肿痛
在热姜水中加入少许的食盐,当茶饮用。或用热姜水代茶漱口,每日早、晚各 1次。如果喉咙痛痒,可用热姜水加少许食盐代茶饮用,每日2至3次,一般9次左右便可化解炎症、消除痛痒。
03温中散寒
姜性温,适量食用生姜可祛除体内的寒气,起到温中散寒的作用,风寒感冒、畏寒怕冷时可适当吃姜调理身体。
04快祛风除湿
生姜性温,食用后可舒筋活络、祛风除湿,对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筋骨疼痛有一定缓解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