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“十人九腰痛”。腰痛是一种常见问题,常常迁延不愈。许多人一腰疼就想到是不是自己变得突出了?
答案往往是否定的,跟大多数人想象中的不同,腰突并不会直接引发疼痛,最常见的疼痛通常都是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劳损引起的。也有少数急性腰痛是因为腰椎骨折、腰椎间盘突出导致。而慢性腰痛的原因会复杂一些,主要有腰肌劳损、骨质疏松、椎间盘病变、腰椎神经相关病症等。
自我检查,你的腰疼属于哪一种?
能摸到、有压痛—腰肌劳损
腰椎棘突间无压痛,但腰背肌局部有压痛,位置相对比较浅,并且用手摸到,但按压时会有疼痛感,很有可能就是腰肌劳损了。
位置很深、活动受限—腰椎间盘问题
一旦腰椎间盘出现了问题,其疼痛的位置在身体后中心比较深的地方。
按压时会感觉到很疼,甚至活动一下,都会受到限制,弯不了腰,搬动不了重物。但触摸腰和后背时,并没有很疼的压痛点。
01 腰痛了,我们可以做点啥?
弓步蹲
养生通常都视弓步下蹲为上佳的养生入门动作。不要以为弓步看似简单就练不出效果,这个训练动作不只是针对大腿肌肉,其实还有着以下四大好处。
有益心脏
人在下蹲的时候,有利于气血流畅,心肺血流量相对充沛,可缓解动脉硬化、降低血脂,还可减少冠心病和脑中风的发病率;下蹲还能加大胸腔和肺的活动范围,从而改善我们的心肺功能。
润滑关节
弓步下蹲是通过下肢有规律的折叠,对关节周围组织是一种很好的伸展锻炼,对膝关节和髋关节尤其适用。
促进气血运行
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下肢和足部是人体的精气之根、气血之库。通过锻炼,我们的下肢越有劲,心脏就会越有劲。下肢血液循环好,才能推动肢体远端的血液回流到心脏,使全身气血运行畅通,而不会瘀滞在下肢。下肢血脉通畅,筋脉得到濡养,故有“气行则血行,血行风自灭”之说。
锻炼下肢肌肉
有针对性地做弓步下蹲锻炼,可增强膝关节稳定性和下肢肌肉力量,进而促进速度、爆发力、耐力的提升,同时健美大腿和臀部。
敛臀提踵
敛臀提踵在古代就早已被运用,原称“敦踵法”,新出土的西汉初期的《引书》中就有“敦踵以利胸中”和“敦踵,一敦左,一敦右,三百而已”的记载。
补助肾气
脚跟与人体的肾经关系密切,而踮脚跟实际上是刺激了肾经穴位。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,斜行于足心涌泉穴,沿足跟部上行,最终属肾络膀胱。人过了30岁后肾气就变得虚弱,肾阳不足,往往有怕冷畏寒、足跟冷痛、下肢浮肿等症状,踮脚跟就可以补助肾气,以促进肾气的通阳气化作用。在寒冷的冬天里,经常踮踮脚跟,就是非常好的扶阳大法。
防中风
中医认为,凡中风皆是真阳衰损的阴盛阳虚证候,脑溢血就是“阴盛格阳”导致的阳气上冲的症状。肾经而下归于足底。踮脚跟可以潜阳,引火下行,大凡阳气上浮、虚火上炎等都能应用,如高血压、头晕、三叉神经痛等。
缓解压力
经常踮脚跟,可以有效改善脑部的气血循环。对于那些工作压力大、经常用脑的男性朋友来说,趁休息的时间,一边踮脚后跟,一边进行深呼吸,可以让大脑马上充满活力,而且能缓解紧张的精神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