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休后的老人,常常会去公园或在小区里锻炼身体,爬山、踢毽子、打太极拳、跳舞等,科学适当的锻炼方式,才能有益健康。运动虽好,但是,老年人膝关节软骨逐渐老化,不注意保护膝关节,长期让其负重,就会加重膝关节软骨磨损。所以,老年人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护膝关节,有些看似是“好习惯”的运动或动作要掌握好“度”。
爬山、爬楼梯
爬山时,地面不平,有一定坡度,行走时对髌骨和股骨压力较大,并且反复摩擦劳损容易造成膝关节滑膜损伤、脂肪垫充血等。尤其是在下山时,全身的重量轮替加在一侧膝关节上,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是正常站立时的数倍,更容易导致膝关节受损。
打太极拳
打太极拳时,很多时候身体重心要降低,膝关节始终处于半蹲位的静力性支撑状态,如果长时间过量单一锻炼,髌骨关节面就会受到经常的挤压、冲撞等,这些都会加速髌骨软骨的退变,引起关节疼痛。
跑步
跑步给膝关节带来的反复冲击导致膝关节劳损就是引发“跑步膝”的重要原因。简单一点说,膝关节除了要承担体重的重压,还要缓冲来自地面的冲击,因此,跑步所引起的膝关节损伤多为慢性过度使用损伤,这种损伤以跑步膝最为常见了。另一方面,因为老人家对运动保护知识不了解,再加上不注意跑步前的热身运动,膝盖也就劳损得快一些。
蹲厕所
老年人上厕所,尤其是蹲厕做下蹲动作时,膝关节承受的负重比站立时大1.5倍。因为深蹲时垂直向下看,膝关节超过脚尖,这必然造成膝关节角度增大,使后交叉韧带和髌骨受力增加。所以,老年人上厕所,最好选择坐便器,这样膝关节就不会受到压力了。坐凳子的时候,也最好选择跟膝盖一般高的椅子坐,不让膝盖过于屈曲。
保护软骨重在预防,这几个好习惯一定要培养!
积极减重,给关节减压
俗话说“千金难买老年瘦”,这是有一定道理的。对于关节而言,体重超标,常使其负重增大。尤其对于女性来说,由于臀围较宽,易使大腿的四头肌作用力方向出现偏差,形成一股向外的拉力,从而压迫膝盖骨,加速膝关节的磨损和退化。显然,减肥是直接减少关节损伤的最有效方法。有研究指出,体重超标者,每减重5千克,可延缓发生退行性关节炎10年。不过,老年人减肥可能带来其他负面影响,不能太盲目,要讲究科学、适度。
夏日不贪凉,冬日勤保暖
我们的肘、膝关节等,是一个“皮包骨”的结构,用手摸摸,就能感觉到皮肤下面就是骨头了,可见它没有厚厚的一层脂肪或肌肉保护着,这也意味着它特别怕冷。所以,夏日待在空调房的时间别太久,以防关节处受凉;天气寒冷时,老人家要多注意关节处的保暖,白天活动时穿多一点,晚上睡觉时盖厚一些。
少蹲、少跪、少提重物
日本、印度两国患骨性膝关节炎的人数比例偏高,原因就在日本人生活中习惯于跪姿、印度人常跪拜及蹲着如厕,而这些姿势都会给膝关节加压,带来损耗。因此提倡中老年人,日常做家务时,尽量少蹲、少跪,如果打扫卫生不可避免要下蹲,也尽量注意别蹲太久,时不时来点小动作,变化下体势。上卫生间时,尽量使用坐便器。生活中,少提重物,尤其上下楼梯时。
多做关节养护操
关节操简便易学,可随时展开,在无负重的条件下,能很好地起到对关节,尤其是膝关节的保护作用。
①取坐姿,伸腿,膝盖尽量用力伸直,维持10秒钟,再换另一条腿。每日3次以上,每次20下。
②平躺,大腿抬高45度,膝盖尽量伸直,维持10秒钟,再换另一条腿,次数同上。
③常取坐位,将双手叠放至一侧膝关节上,旋转按摩3分钟,然后换另一侧,时间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