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秋天,天气一天一天冷了起来,对于很多女孩来说,寒冷让人恐惧,手脚冰凉,穿在多的衣服难以温暖。经常抱着热水袋,到了室内就赶紧烤火,但离开这些又很快手脚冰凉,其实,以上保暖措施虽然在短时间内有用,但都是治标不治本的,不想离开热水袋就手脚冰凉,女性必须从根源解决问题,也就是受寒的问题。
大部分的女性朋友怕冷的这种状态都和体质有关,要么气血不足,要么阳气虚弱。这样的体质最适合泥灸温敷,通过温敷泥灸增加人体阳气,祛除寒气,就可以在寒冷的秋冬季不在畏寒怕冷,告别冷美人状态,恢复温暖女人妩媚之美。
许多人之所以认为夏季做泥灸最好,首先是因为夏天阳气旺盛,更利于祛除身体里的寒气。三伏天做,不容易发生着凉生病的情况。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,人体内的阳气也处在高水平,可以说是“锦上添花”。
至于秋冬季节做泥灸,则可说成是“雪中送炭”。秋季天气转凉,秋风瑟瑟,人体内的阳气也是内敛及下降的趋势,科学地进行泥灸养生可以达到温通经脉、调和气血的目的。
秋后要做背
立秋之后,气血走膀胱经,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去湿排毒的通路,那么在这个季节做好这条经络的保养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膀胱经在人体的背部,人体的五脏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相应的对应区,如背上部对应肺和心脏,背下部对应脾、胃、肝、胆,腰部对应肾、膀胱、大肠和小肠。所以保养背部也成了养生很重要的一点。
秋后要做肩
“秋气者,病在肩背”。秋天刮西风,那种肃杀之气是容易影响到人肩背的阳气的。黄帝内经中也有讲到:西风生于秋,病在肺,俞在肩背,秋寒渐深,易伤肺俞,而肺俞在肩背部,外邪就会乘虚而入。肩颈一旦堵塞,经络就会不通,寒湿如果得不到疏导,就易引起肩颈、腰背多处疼痛。
秋季可以分初秋、仲秋、晚秋三个阶段,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,所以养生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。
初秋包括立秋、处暑两个节气,因气温还是较为炎热、多雨,应以“清补”为主,多吃一些健脾、利湿、清热、祛暑的食物。选穴主要以肺俞、脾俞、大肠俞、阴陵泉、太溪为主。
仲秋包括白露、秋分两节气, 这段时间雨水渐少,树木干枯,人体常出现“燥、干”,因此这时应以“养阴润燥”为主。泥灸选穴主要以肺俞、脾俞、膏肓、照海、太溪为主。
晚秋防燥又防寒,情绪要乐观,泥灸选穴主要以:肺俞、脾俞、肝俞、肾俞、关元等为主。